【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原文及翻译】一、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人性、道德与生命价值的重要论述之一。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某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的追求,如道义、仁德、忠诚等。在孟子看来,人们之所以愿意舍弃生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更高的追求和信念。
本篇内容将提供该句的原文出处、完整段落,并进行准确翻译。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关键语句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其内涵。
二、原文及翻译
原文(节选):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
>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生命是我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事情,所以有些灾祸我是不会躲避的。
三、关键语句对照表
中文原句 | 翻译解释 | 含义说明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所以,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 强调人对更高价值的追求超越对生命的执着 |
故不为苟得也 | 因此不为了生存而做不该做的事 | 表明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 |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 表达对不义行为的极端厌恶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因此有些灾祸是不逃避的 | 说明为了正义可以面对危险甚至死亡 |
四、总结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仅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诠释。它体现了儒家“重义轻生”的思想,强调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应以道德、正义为最高准则。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至今仍启发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守信念、追求高尚。
注: 本文内容基于《孟子·告子上》原文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含义,避免AI生成内容的同质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