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汸生平简介】赵汸(1306—1379),字子常,号东山,元末明初浙江绍兴人。他是元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经学家,尤以研究《春秋》著称,是当时学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赵汸一生经历元末动荡,目睹社会变迁,其思想深受儒家传统影响,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赵汸早年入仕,曾任江浙行省儒学提举等职,后因政局不稳而退隐乡里。他致力于讲学与著述,门生众多,影响深远。其著作以《春秋集注》最为著名,对后世研究《春秋》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他还撰有《东山先生文集》等作品,内容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
赵汸在学术上注重实证与义理并重,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应服务于社会。他的思想在元末明初的学术界具有代表性,对后来的儒家学者如宋濂等人产生了一定影响。
赵汸生平简表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赵汸 |
字 | 子常 |
号 | 东山 |
出生年份 | 1306年 |
去世年份 | 1379年 |
籍贯 | 浙江绍兴 |
所处时代 | 元末明初 |
职业 | 学者、文学家、经学家 |
主要官职 | 江浙行省儒学提举 |
著作 | 《春秋集注》、《东山先生文集》等 |
学术特点 | 注重实证与义理结合,提倡“经世致用” |
影响 | 对后世儒家学者如宋濂等有影响 |
赵汸的一生,体现了元末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追求,其学术思想与人生经历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