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计提与缴纳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印花税是一项常见的税费支出。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在签订合同、账簿设置、产权转移等行为时,需按规定缴纳印花税。本文将对印花税的计提与实际缴纳的会计处理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会计分录。
一、印花税的基本概念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某些法律行为所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种。其特点是税负轻、征管简便,适用于多种经济行为,如购销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财产转让合同等。
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不同类型的合同或凭证,适用不同的税率和计税方式。例如:
- 购销合同: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计税;
- 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计税;
- 财产租赁合同:按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税;
- 产权转移书据:按转移金额的万分之五计税。
三、印花税的会计处理流程
1. 计提印花税:企业在发生应税行为时,根据合同金额及适用税率计算应缴印花税,作为当期费用计入成本或损益。
2. 实际缴纳印花税:根据税务机关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税款缴纳。
四、会计分录示例
| 事项 | 会计分录(单位:元) | 说明 |
| 计提印花税 |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 根据合同类型及金额计提应缴印花税 |
| 缴纳印花税 |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 实际缴纳印花税时的付款处理 |
五、注意事项
- 企业应根据合同类型和金额准确计算应缴印花税,避免漏缴或误缴;
- 对于已贴花的合同,若合同变更或终止,应根据相关规定处理已缴税款;
- 印花税一般不涉及增值税抵扣,应单独核算;
- 部分地区或行业可能有特殊政策,需结合当地税务局规定执行。
通过合理计提与及时缴纳印花税,企业可以有效规避税务风险,确保财务合规性。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印花税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税务自查,确保各项税务处理符合国家法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