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出处】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篇,是孔子与其弟子子路在面对隐士接舆时所说的一段话。原文中,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前,表达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孔子听后感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随后,子路问孔子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回答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努力改变。它传达出一种积极进取、珍惜当下、把握未来的处世态度。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微子》 |
原文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作者 | 孔子(通过其弟子子路之口) |
背景 | 子路询问孔子是否应继续坚持理想,孔子回应此句 |
含义 | 过去已成定局,未来尚可努力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不沉溺于过去,积极面对未来 |
相关篇章 | 《论语·微子》篇 |
文化影响 | 成为劝人奋发图强的经典名言 |
三、结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仅是一句历史文献中的句子,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不应一味懊悔过去,而应着眼于未来,勇敢前行。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无数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