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首蹙额意思】“疾首蹙额”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痛苦、烦恼或不满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不愉快事情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画面感。
一、
“疾首蹙额”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意是头痛和皱眉,后来引申为因忧愁、愤怒、不满等情绪而表现出的痛苦神情。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表情,也反映了内在的情绪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该成语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表达对某事的强烈不满
- 描述因烦恼或痛苦而产生的表情
- 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些不合理的行为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疾首蹙额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字面意思 | 头痛、皱眉 |
引申含义 | 因烦恼、痛苦、不满而表现出的神情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日常口语、讽刺批评 |
情感色彩 | 负面(表示不满、痛苦) |
常见搭配 | “疾首蹙额地抱怨”、“疾首蹙额地看着” |
近义词 | 愁眉苦脸、怒火中烧、心烦意乱 |
反义词 | 心旷神怡、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疾首 + 蹙额) |
使用频率 | 中等(常见于书面语)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中使用“疾首蹙额”时,应注意上下文的搭配,避免生硬或脱离语境。例如:
- “他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感到疾首蹙额。”
- “她看着那张令人作呕的账单,疾首蹙额。”
这类表达能有效增强文章的情感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疾首蹙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功能。在理解和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充分发挥其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