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沈腰潘鬓是什么意思】“沈腰潘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男子体态消瘦、容颜憔悴的样子。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两位才子的典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沈腰潘鬓
拼音: shěn yāo pān bìn
释义: 形容男子因忧愁、思虑过度而变得消瘦,面容憔悴。多用于描写文人或有才之士因情感或生活压力而精神不振的状态。
二、出处与来源
名称 | 内容 |
出处 | 《南史·庾信传》、《晋书·潘岳传》等文献 |
典故1(沈腰) | 南朝梁代的沈约,因思念友人而瘦削,后世称为“沈腰”。 |
典故2(潘鬓) | 晋代潘岳(潘安),以美貌著称,但因忧思而鬓发变白,后人称为“潘鬓”。 |
三、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人物憔悴 | 他因连续熬夜工作,如今已是沈腰潘鬓,令人担忧。 |
文学作品中 | 古人常用“沈腰潘鬓”来表达对人生无常、情感失落的感慨。 |
诗词引用 | 如:“沈腰潘鬓今何在?空对酒杯长叹息。” |
四、成语特点总结
特点 | 说明 |
文化内涵 | 来源于历史人物,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
形象生动 | 通过“腰”和“鬓”的变化,形象地描绘出人的憔悴状态 |
多用于书面语 | 常见于古文、诗词及文学作品中 |
带有感伤情绪 | 多用于表达忧愁、思念、失意等情感 |
五、总结
“沈腰潘鬓”这一成语,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描述词,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对命运、情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汉语成语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在现代使用中,虽然不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或正式场合中,仍能增添语言的典雅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