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得始终是什么意思】“方得始终”是一个源自《道德经》的成语,原句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后人将其引申为“方得始终”,意指只有坚持初心、不偏离方向,才能最终实现目标,获得长久的成功与圆满。
一、
“方得始终”强调的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它并非简单地指“最终成功”,而是更注重在过程中始终保持本心、不被外界干扰,从而达到理想的终点。这一理念常用于人生、事业、学习等方面,提醒人们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该词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保持信念和毅力,最终才能收获应有的成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源自《道德经》,后人引申为“方得始终”。 |
字面意思 | “方”即“刚开始”,“得”为“得到”,“始终”指“开始和结束”,合起来意为“从开始到结束都能保持初心”。 |
实际含义 | 强调坚持初心、不偏不倚,才能最终达成目标。 |
使用场景 | 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时。 |
常见用法 | “只要坚持不懈,方得始终。” |
相关名言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华严经》) |
适用领域 | 人生规划、企业管理、个人成长、教育等。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持”和“信念”的重视。 |
三、结语
“方得始终”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晰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雨之后看到彩虹,真正实现人生的圆满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