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胆的指的是哪位人物】在历史或文学作品中,“一身是胆”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胆识过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赵云传》,用来赞美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的英勇表现。下面我们将对“一身是胆”的出处、含义以及相关人物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一身是胆”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赵云传》。原文记载:“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后来,《三国演义》中进一步描写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曹军大营的壮举,因此被后人称为“一身是胆”。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忠诚勇敢,深得刘备和诸葛亮的信任。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勇猛将士的典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非常勇敢,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原文描述 |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
文学演绎 | 《三国演义》中赵云七进七出曹军大营,救出刘禅 |
人物 | 赵云(字子龙) |
所属朝代 | 三国时期(蜀汉) |
历史评价 | 忠诚勇敢、智勇双全,被誉为“常胜将军” |
后世影响 | 成为勇猛将士的象征,常用于赞扬英雄人物 |
三、结语
“一身是胆”不仅是对赵云个人勇气的赞誉,更代表了古代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赵云的事迹不仅在正史中有记载,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也被不断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勇敢与忠诚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