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哪里

2025-08-17 19:10:56

问题描述: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哪里,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19:10:56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哪里】“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强调一个人说话要守信用,做事要有结果、有担当。这句话虽然简洁有力,但其出处却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常见于经典文献。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文出处

“言必信,行必果”最早见于《论语·子路》篇,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一段评论。原文如下: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在这一段话中,孔子提到“言必信,行必果”,并将其与“硁硁然小人哉”连用,意思是说:只讲诚信、只追求结果的人,可能只是小人。这表明孔子并非完全赞同这种极端的做法,而是强调在坚持诚信的同时,也要有灵活变通的能力。

二、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言必信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说到做到
行必果 做事一定要有结果,不能半途而废
硁硁然 形容固执、拘泥、不懂变通的样子
小人哉 指缺乏智慧、不懂权变的人

由此可见,“言必信,行必果”虽强调诚信与行动力,但孔子认为如果缺乏灵活性,也可能沦为“小人”。

三、现代用法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言必信,行必果”被广泛用来形容一个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敢于承担责任。它常出现在职场、教育、个人修养等领域,鼓励人们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原则的人。

然而,结合孔子的原意来看,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懂得权衡与变通,不能一味追求“言必信、行必果”,而忽视了现实中的复杂性。

四、总结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对诚信与行动力的肯定,但也带有批评意味,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僵化。在今天,这句话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应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避免片面解读。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子路》
原文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含义 说话守信,做事有结果
孔子态度 表示一定程度的肯定,但也指出其局限性
现代用法 强调诚信与责任
启示 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懂得变通与灵活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言必信,行必果”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理解它的来源与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在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