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出自哪里】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诸葛亮的《出师表》。这是他在向后主刘禅上书时所写的一篇文辞恳切、情感真挚的文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先帝刘备的忠诚。
文章开头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的是刘备在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情况下去世;“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则是指在刘备去世后的第二年,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国家恢复了秩序,各项事务开始走上正轨。
以下为原文节选: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二、出处信息汇总表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出处 | 《出师表》 |
作者 | 诸葛亮 |
朝代 | 三国·蜀汉 |
背景 |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撰写此表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
文体 | 古文奏章(表) |
主旨 | 表达对先帝的怀念、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及对后主的劝诫 |
语义解释 | 刘备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去世了,经过一年的治理,国家恢复秩序,百事俱兴 |
三、延伸说明
《出师表》是诸葛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语言凝练、感情真挚,而且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该文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虽然“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并非《出师表》原文的完整句子,但这一表述常被用来概括诸葛亮执政初期的治国成果。其真实出处应为《出师表》,而非其他文献。
四、结语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句话虽非《出师表》原文的完整引用,但其核心思想源于此文。它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也展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与担当。了解这句话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文化与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