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依草附木汉语大词典

2025-10-25 03:16:07

问题描述:

依草附木汉语大词典,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03:16:07

依草附木汉语大词典】“依草附木”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语大词典》,常用于形容人没有主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或依附于他人而缺乏独立性。该成语在古代多用于描述一些无主见、随波逐流之人,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依草附木
拼音 yī cǎo fù mù
出处 《汉语大词典》
词性 动词/形容词(多用作形容词)
含义 比喻人没有主见,依附于他人,缺乏独立性。
用法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省,强调缺乏自主性。
近义词 随波逐流、趋炎附势、依附权贵
反义词 自立自强、独断专行、坚持己见
例句 他总是依草附木,没有自己的主张。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依草附木”最早并非作为成语出现,而是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草木生长需要依托土壤和树木,因此人们借此比喻人在社会中也需要依附某种力量或权威才能生存。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表达逐渐演变为带有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缺乏主见、随波逐流的人。

在《汉语大词典》中,“依草附木”被收录为正式成语,其解释为:“比喻人没有主见,依附于他人。”这一解释沿用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适用场景:适用于批评他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或自我反思时使用。

- 使用注意:

-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以免显得刻薄。

- 应结合具体语境使用,避免误解。

- 在文学作品中可增强人物形象的刻画。

四、结语

“依草附木”虽是古老成语,但在现代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随他人。同时,在使用这一成语时,也应注意语气和场合,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欢迎继续查阅《汉语大词典》及相关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