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一、
小儿肾病综合征(Pediatric Nephrotic Syndrome)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2至6岁之间。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最常见的是微小病变型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占儿童肾病综合征的80%以上。其特点是病理改变在光镜下不明显,但免疫荧光检查可发现肾小球上皮细胞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多数患儿对激素敏感,预后较好。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则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病、代谢异常等。这类病例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总体而言,小儿肾病综合征虽属慢性病,但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甚至完全缓解。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与定期复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小儿肾病综合征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2-6岁儿童 |
主要症状 |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胆固醇血症 |
常见类型 | 原发性(如微小病变型)、继发性(如感染、自身免疫等) |
病理特点 | 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 |
诊断标准 | 蛋白尿>3.5g/24h、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症 |
治疗方式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为主;部分病例需使用免疫抑制剂 |
预后情况 | 多数患儿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复发率较高,需长期管理 |
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尿蛋白、肝功能、电解质;避免感染、过度劳累 |
三、注意事项:
本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临床资料与医学知识,旨在为家长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实际诊疗请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