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荆怎么组词】“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因对蔺相如不服气,后来认识到错误后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主动认错、赔礼道歉的行为。
其中,“荆”字在成语中指的是荆条,是一种带刺的灌木,古人常用它来制作刑具或作为惩罚的象征。那么,“荆”字单独使用时,有哪些常见的组词方式呢?下面是一些常见且实用的组词整理。
一、总结
“荆”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 jīng(第一声)。主要含义是植物名,指一种带刺的灌木,也用于地名、姓氏等。在词语中,“荆”常与其他字组合,形成一些固定搭配,尤其在成语或古文中较为常见。
二、常见组词表格
组词 | 拼音 | 含义解释 | 示例 |
荆条 | jīng tiáo | 带刺的灌木枝条,古代用作刑具或惩罚工具 | 他背起荆条,准备去请罪。 |
荆棘 | jīng jí | 泛指带刺的灌木丛,比喻困难或阻碍 | 前路荆棘,充满挑战。 |
荆州 | Jīng zhōu | 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地名,今湖北一带 | 古代三国时期,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 |
荆门 | Jīng mén | 地名,位于湖北省 | 荆门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 |
荆楚 | Jīng chǔ | 古代楚地的别称,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 荆楚大地历史悠久。 |
荆钗布裙 | jīng chāi bù qún | 形容女子朴素的装束,比喻生活简朴 | 她虽出身名门,却过着荆钗布裙的生活。 |
负荆请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背着荆条去认罪,表示诚恳道歉 | 廉颇最终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好。 |
三、拓展说明
“荆”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历史、地理等领域仍有重要应用。尤其是在成语和地名中,“荆”字往往带有古意或地域色彩。了解这些组词不仅有助于理解成语的来源,也能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如果你在学习语文、写作或阅读古文时遇到“荆”字,掌握这些常见组词将非常有帮助。
结语:
“荆”字虽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却不容小觑。通过了解它的常见组词,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成语“负荆请罪”的含义,还能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