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是什么字什么后改名什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然而,很多人对他的本名、字以及改名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将总结鲁迅的原名、字及后来改名的相关信息,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鲁迅的原名与字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他出生于1881年,浙江绍兴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通常会有“字”作为正式称呼,以示尊重和礼貌。
- 原名:周樟寿
- 字:豫山
二、鲁迅的改名过程
随着年龄增长和思想变化,鲁迅对自己的名字进行了多次修改,反映出他对自我身份和人生方向的探索。
1. 周樟寿 → 周树人
在他20岁左右时,为了表达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新思想的追求,他将名字从“周樟寿”改为“周树人”。这一改动象征着他希望像树木一样扎根于土地,为社会做贡献。
2. 周树人 → 鲁迅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从此“鲁迅”成为他的代称。他选择“鲁迅”这一笔名,既是对家乡绍兴的怀念(“鲁”指山东,而“迅”则取自他的另一个号“迅哥儿”),也表达了他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切期待。
三、鲁迅改名的意义
鲁迅的改名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体现了他思想的转变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周樟寿:传统文人的象征,带有浓厚的旧时代色彩。
- 周树人:开始接触新思想,追求独立人格。
- 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笔为武器,批判旧社会,唤醒民众。
四、总结与表格
名称 | 原名 | 字 | 改名原因 |
原名 | 周樟寿 | 豫山 | 传统文人命名方式 |
改名后 | 周树人 | —— | 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
笔名 | 鲁迅 | —— | 取自故乡与个人经历,象征新文化运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鲁迅的名字不仅是个人身份的象征,更是他思想历程的缩影。从“周樟寿”到“鲁迅”,他的每一次改名都承载着他对时代的思考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