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公无私是什么意思】“大公无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公正、不偏私,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那些具有高尚品德、为集体或国家利益着想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大公无私 |
拼音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 | 公正无私,完全为公众利益着想,不考虑个人得失。 |
出处 | 《汉书·贾谊传》:“天下之大本也,其道无亲,故曰‘大公’;无怨,故曰‘无私’。”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道德品质。 |
近义词 | 公正廉明、舍己为人、一心为公 |
反义词 | 私心自用、损公肥私、自私自利 |
二、成语含义总结
“大公无私”强调的是在处理事情时,能够超越个人情感和利益,以公平、正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集体。它不仅是对一个人道德水平的肯定,也是社会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大公无私”常被用来表扬那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不谋私利、勇于担当的人。例如,一名公务员如果能够坚持原则,拒绝腐败,就是“大公无私”的体现。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扬好人 | 他一直坚持原则,从不因私情而影响工作,真是大公无私。 |
描述人物 | 她是一位大公无私的医生,总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
社会评价 | 在灾难面前,许多志愿者表现出了大公无私的精神。 |
四、注意事项
虽然“大公无私”是褒义词,但在实际生活中,过度强调“无私”可能会忽视个体的合理权益。因此,在提倡“大公无私”的同时,也要注意平衡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到既讲奉献,也讲尊重。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公无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要更多地考虑到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