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若脱兔解释是什么】“动若脱兔”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动作敏捷、迅速。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像兔子一样迅速逃跑”,后来引申为行动迅速、反应灵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动若脱兔”的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若脱兔 |
拼音 | dòng ruò tuō tù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原意 | 像兔子一样迅速逃跑 |
引申义 | 行动迅速、反应敏捷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动作快、反应快,多用于褒义 |
二、词语解析
- 动:动作、行为。
- 若:如同、好像。
- 脱兔:逃脱的兔子,比喻快速、灵活。
整体意思是:动作像逃脱的兔子一样迅速。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动若脱兔,迅速躲过了飞来的球。 | 描述一个人反应快,动作敏捷。 |
这个运动员动若脱兔,赢得比赛。 | 赞扬运动员的速度和灵活性。 |
在紧急情况下,他动若脱兔地采取了措施。 | 强调在关键时刻反应迅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闪电般迅速、身手敏捷、反应灵敏 |
反义词 | 缓慢迟钝、反应迟缓、动作迟缓 |
五、适用场合
- 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动作时。
- 日常生活中形容他人或自己反应快。
- 体育、竞技类场景中形容选手速度。
六、总结
“动若脱兔”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的成语,强调的是动作的迅速和敏捷。它不仅适用于描述身体上的快速反应,也可以用来形容思维或决策上的果断。在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仍然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速度的语境中。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动若脱兔”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对高效、敏捷生活方式的赞美。在实际应用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