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呆若木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形容人像木头做的鸡一样,一动不动,神情呆滞。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庄子·达生》中的一个故事,用来形容人在极度紧张、惊讶或恐惧时的状态,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反应迟钝、毫无表情的样子。
“呆若木鸡”字面意思是“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呆”,用来形容人因震惊、害怕或无措而表现出的呆滞状态。该成语源于古代寓言,经过长期演变,现在多用于描述人面对突发情况时的茫然或不知所措。在现代汉语中,它既可以作为贬义词使用,也可以根据语境带有幽默或夸张的意味。
表格:呆若木鸡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呆若木鸡 |
拼音 | dāi ruò mù jī |
出处 | 《庄子·达生》 |
原意 | 形容人像木鸡一样不动,神情呆滞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无措而显得呆板、反应迟钝 |
词性 | 形容词(常作谓语) |
语境 |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有时带调侃意味 |
近义词 | 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呆头呆脑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机敏灵活 |
使用示例 |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话来。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了解“呆若木鸡”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