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国家标准】白砂糖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其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规范白砂糖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本文将对《白砂糖国家标准》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主要技术指标。
一、标准概述
《白砂糖国家标准》(GB 13104-2014)是国家对白砂糖产品质量进行规范的重要依据,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成的白砂糖产品。该标准规定了白砂糖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及检验方法等内容,旨在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核心
白砂糖国家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品进行了规范:
1. 感官要求:包括色泽、气味、滋味、形态等,要求白砂糖应为白色晶体,无异味,味甜,无明显杂质。
2. 理化指标:如含糖量、水分、还原糖、色值、硫酸盐、氯化物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纯度和品质。
3. 卫生指标:包括微生物限量、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 包装与标识:要求产品包装应完整、清洁,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三、关键指标对比表
项目 | 指标要求 | 说明 |
含糖量 | ≥99.5% | 表示白砂糖的纯度 |
水分 | ≤0.2% | 控制产品吸湿性 |
还原糖 | ≤0.1% | 影响糖的稳定性与储存时间 |
色值 | ≤150 IU | 反映糖的颜色深浅 |
硫酸盐 | ≤0.005% | 避免过量添加导致口感问题 |
氯化物 | ≤0.005% | 控制盐分含量 |
微生物指标 | 菌落总数≤1000 CFU/g;大肠菌群≤3 MPN/g | 确保产品卫生安全 |
重金属 | 铅≤0.2 mg/kg;砷≤0.1 mg/kg | 保障消费者健康 |
四、结语
《白砂糖国家标准》不仅是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依据,也是消费者选购白砂糖时的重要参考。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