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词义解释】“闻风而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听到某种消息或风声后迅速采取行动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也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下面将从词义、用法、来源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义总结
“闻风而动”字面意思是“听到风声就立刻行动”。这里的“风”是比喻,指消息、传闻或某种迹象;“动”则表示行动、反应。整体含义是:一旦听到某种消息或风声,就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反应迅速、警觉性强,有时也带有一点讽刺意味,表示人容易被传言左右,缺乏独立判断。
二、出处与来源
“闻风而动”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闻之,曰:‘吾闻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于是乃使赵衰为卿,……其后闻风而动者,不可胜数。”
后来在《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中也有类似用法:“闻风而动,争先恐后。”
不过,现代汉语中更常见的是将其作为固定成语使用,强调对信息的快速反应。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常作谓语、状语,多用于描述群体或个人在得知消息后的迅速反应。
- 例句:
- 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投资者便闻风而动。
- 消息刚传出来,他就闻风而动,立刻联系了对方。
- 这个活动一经公布,大家便闻风而动,纷纷报名参加。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风声鹤唳、闻讯而动、雷厉风行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迟疑不决 |
五、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对象:该成语多用于人,不宜用于物或抽象概念。
2. 语气问题:根据语境不同,可褒可贬,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3. 搭配注意:通常与“闻风而动”连用的动词如“赶来”、“响应”、“行动”等。
六、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闻风而动 |
词义 | 听到风声就立刻行动,形容反应迅速或被传言影响 |
出处 | 《左传》《三国志》等古籍 |
用法 | 多作谓语、状语,描述人对信息的反应 |
例句 | 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投资者便闻风而动 |
近义词 | 风声鹤唳、闻讯而动、雷厉风行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迟疑不决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人,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闻风而动”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汉语中对信息敏感度和反应速度的重视。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具体语境合理运用,避免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