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破坏事物的行为。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教育、新闻等场合也经常出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释
暴殄天物:
原意是指残害、糟蹋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浪费、毁坏珍贵的东西或资源。其中,“暴”是损害、糟蹋的意思;“殄”是灭绝、消灭的意思;“天物”指的是自然界的物品或上天赋予的事物。
二、来源与出处
- 出处:《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背景:此句出自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的宣言,指责商纣王残害百姓、浪费自然资源。
三、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暴殄天物”多用于批评以下行为:
使用场景 | 具体表现 |
浪费食物 | 如大量丢弃未吃完的食物 |
毁坏财物 | 如故意损坏贵重物品 |
荒废资源 | 如不珍惜自然资源或文化遗产 |
不尊重成果 | 如对他人劳动成果视而不见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东西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爱惜财物、节约有度 |
五、例句解析
例句 | 含义 |
他把公司发的笔记本随手扔掉,真是暴殄天物。 | 批评浪费公司资源的行为 |
那些随意破坏古迹的人,简直是暴殄天物。 | 批评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 |
这些食物明明还可以吃,却被人倒进垃圾桶,真是暴殄天物。 | 批评浪费食物的行为 |
六、总结
“暴殄天物”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成语,强调对资源的珍惜和对自然的敬畏。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成语的意义更加突出。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避免“暴殄天物”的行为,做到合理利用资源、尊重自然。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含义 | 残害、浪费珍贵的资源或物品 |
出处 | 《尚书·武成》 |
现代用法 | 批评浪费、毁坏资源的行为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节约有度 |
例句 | 他把公司发的笔记本随手扔掉,真是暴殄天物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暴殄天物”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