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心服口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心服口服”这个成语,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认同和认可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怀疑或抵触情绪。下面将对“心服口服”这一词语进行详细解释,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来源、用法及近义词等信息。
一、词语解释
“心服口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心里佩服,口中也承认,表示完全信服、无话可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从内心到外表都表示认同,是一种非常彻底的认可态度。
- 字面意思:“心服”指内心服气;“口服”指口头上的承认。
- 引申意义: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完全信服和尊重。
二、出处与来源
“心服口服”最早见于《水浒传》中的描写,后来广泛用于现代汉语中。虽然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该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繁,具有较强的表达力。
三、用法与例句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表示对某人的能力或行为的认可 | 他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心服口服。 |
| 描述某件事情处理得当 | 这次事件的处理方式让大家心服口服。 |
| 强调说服力强 | 他的论点逻辑严密,令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佩服不已 |
| 反义词 | 不服气、心存疑虑、拒不承认 |
五、总结
“心服口服”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同和尊重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一件事让人无法反驳、完全信服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汉语文化中对真诚与理性认可的重视。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心服口服 |
| 含义 | 心里佩服,口中也承认,表示完全信服 |
| 出处 | 《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常见 |
| 用法 | 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认同 |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
| 反义词 | 不服气、拒不承认 |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