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的来源】“珞珈”这一名称,源于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珞珈山”。它不仅是武大校园的地理标志,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文化符号。本文将从“珞珈”的字义、历史渊源、文化象征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珞珈”二字最早出现在武汉大学的命名中,其来源于校园内的自然景观——珞珈山。珞珈山是武大校园内的一个小型丘陵,因山体岩石坚硬、质地如玉而得名。“珞”意为美玉,“珈”则为古代妇女佩戴的玉饰,合起来有“美玉之山”的含义,寓意学校如玉般珍贵、高雅。
在20世纪初,随着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建,校方决定以“珞珈”作为校园的代称,以此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和对教育事业的寄托。此后,“珞珈”逐渐成为武汉大学的代名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
“珞珈”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武汉大学的历史积淀、学术追求与人文情怀,是武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珞珈来源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来源 | “珞珈”源自武汉大学校园内的珞珈山 |
字义解释 | “珞”:美玉;“珈”:古代玉饰,合意为“美玉之山” |
地理位置 | 武汉大学珞珈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历史背景 | 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筹建时,校方选定“珞珈”作为校园代称 |
文化意义 | 象征学校如玉般高贵、纯洁,代表武大的精神与历史 |
使用范围 | 用于武汉大学的校名、校徽、校歌等,也常作为学校的代称 |
相关人物 | 早期武大建设者、校长李四光、王世杰等均曾参与珞珈山的规划 |
现代应用 | 当前“珞珈”已成为武汉大学的重要文化标识,广泛应用于宣传与教育中 |
三、结语
“珞珈”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是武汉大学历史的见证,是无数师生情感的寄托。无论是“珞珈山”的自然风光,还是“珞珈”背后的文化内涵,都让这个名称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在未来的岁月里,“珞珈”将继续陪伴着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