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小学生端午节的古诗

2025-03-08 12:27:13 来源: 用户: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学习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词,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以下是几首适合小学生的端午节古诗,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简洁明快,通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让孩子们了解屈原的故事,知道端午节不仅是品尝粽子、赛龙舟的节日,更承载着人们对忠诚和正义的敬仰。

《竞渡歌》(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群龙惊,已驾彩舫张锦旗。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通过“棹影斡波”、“鼓声劈浪”的描写,展现了比赛的激烈和壮观,非常适合小学生想象端午节那天热闹非凡的景象。

《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龙舟争渡,笑语欢声处。

儿童门巷喜无涯,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苏轼的这首词不仅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挂艾草、放风筝、吃粽子、赛龙舟等,还特别提到了儿童们在节日里的快乐时光,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

通过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小学生们不仅能学到关于端午节的知识,还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