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什么意思】“出尔反尔”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反复无常,前后不一致。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反复无常的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出尔反尔 | 指人说话或做事前后矛盾,反复无常,没有诚信 |
二、成语来源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犹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其实‘损’也。今君之民,有老而无妻者,有幼而无父者,有长而无子者,皆吾所当恤也。若夫出尔反尔,何足道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虽然名义上说是帮助,实际上却是在损害。如今您的百姓中有很多老人无妻、孩子无父、年长无子,都是我们应该救济的。至于那种出尔反尔的行为,就更不用提了。
三、成语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贬义词
- 常用语境:批评他人言而无信、态度反复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行一致、始终如一 |
五、使用示例
1. 他之前承诺会按时完成项目,结果又临时变卦,真是出尔反尔。
2.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讲诚信,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很难赢得客户信任。
六、总结
“出尔反尔”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用来形容人言行不一、反复无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做到言而有信、表里如一,避免给人留下“出尔反尔”的印象。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和一致性高度重视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