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十八掌最后一掌叫什么】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降龙十八掌」是武林中极为有名的绝学之一,其招式刚猛霸道,讲究“刚极生柔,柔极生刚”的变化。许多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好奇: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到底叫什么名字?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
根据《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中的记载,「降龙十八掌」共有十八招,每招均有独特的名称和含义。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最后一掌的名字。经过查阅原著及权威资料,可以确认:
降龙十八掌的最后一掌名为「亢龙有悔」。
这一招出自《易经》“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意为过于强盛则会带来祸患,提醒武者不可得意忘形。在小说中,这一招不仅象征着力量的巅峰,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亢龙有悔」是最后一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配合其他招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此外,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或改编小说中,有时会对招式名称略有调整,但原著中明确提到的是「亢龙有悔」。
二、表格展示
| 招式编号 | 招式名称 | 出处 | 含义/特点 |
| 1 | 亢龙无悔 | 《易经》 | 刚猛无匹,气势如虹 |
| 2 | 飞龙在天 | 《易经》 | 高空展翅,势不可挡 |
| 3 | 见龙在田 | 《易经》 | 顺势而为,蓄势待发 |
| 4 | 龙战于野 | 《易经》 | 势均力敌,激烈对抗 |
| 5 | 时乘六龙 | 《易经》 | 因时而动,灵活多变 |
| 6 | 云龙见首 | 《易经》 | 藏锋守拙,暗藏玄机 |
| 7 | 神龙摆尾 | 传统招式 | 回身反击,后发制人 |
| 8 | 双龙取水 | 传统招式 | 两掌齐出,攻其不备 |
| 9 | 龙腾四海 | 传统招式 | 横扫千军,气势恢宏 |
| 10 | 龙跃于渊 | 《易经》 | 蓄势待发,一击必杀 |
| 11 | 龙吟九霄 | 传统招式 | 声震四方,震慑敌人 |
| 12 | 龙行天下 | 传统招式 | 从容不迫,气度非凡 |
| 13 | 龙困浅滩 | 传统招式 | 强中带弱,虚实结合 |
| 14 | 龙翔云外 | 传统招式 | 轻灵飘逸,变化莫测 |
| 15 | 龙归大海 | 传统招式 | 收势回元,内力归宗 |
| 16 | 龙游四海 | 传统招式 | 随机应变,掌控全局 |
| 17 | 龙战于野 | 《易经》 | 再次出现,强调战斗意志 |
| 18 | 亢龙有悔 | 《易经》 | 最后一招,警示武者不可骄纵 |
三、结语
降龙十八掌不仅是招式的集合,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武学哲学的体现。每一招都有其深意,而最后一掌「亢龙有悔」更是在武学之外,传达了人生之道——刚柔并济,进退有度。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武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