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 意大利 法国 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

互联网2023-06-04 15:28:47
最佳答案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以北京故宫作为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②“他真的是一生执着为建筑。”杨鸿勋慨叹,“如果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那种源源不断的热爱,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走完一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成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而自己国家的古建筑遗产却是满目苍凉,这激发了他研究中国建筑的爱国热诚。 B.梁思成运用首重证据,即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的近代科学方法先后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和北京故宫进行了调查。 C.把梁思成的调查和研究放在所处的30年代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的历史环境中来记叙,突出了其研究的意义。 D.梁思成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著作,成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E.文本记叙了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历,高度评价了其研究成果,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及执着精神。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3)文本是怎样评价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和其成果的?请简要分析。 (4)梁思成是怎样“执着为建筑”的?请谈谈你对这种执着精神的认识。","title_text":"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以北京故宫作为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②“他真的是一生执着为建筑。”杨鸿勋慨叹,“如果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那种源源不断的热爱,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走完一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成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而自己国家的古建筑遗产却是满目苍凉,这激发了他研究中国建筑的爱国热诚。 B.梁思成运用首重证据,即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的近代科学方法先后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和北京故宫进行了调查。 C.把梁思成的调查和研究放在所处的30年代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的历史环境中来记叙,突出了其研究的意义。 D.梁思成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著作,成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E.文本记叙了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历,高度评价了其研究成果,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及执着精神。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3)文本是怎样评价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和其成果的?请简要分析。 (4)梁思成是怎样“执着为建筑”的?请谈谈你对这种执着精神的认识。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以北京故宫作为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②“他真的是一生执着为建筑。”杨鸿勋慨叹,“如果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那种源源不断的热爱,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走完一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成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而自己国家的古建筑遗产却是满目苍凉,这激发了他研究中国建筑的爱国热诚。 B.梁思成运用首重证据,即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的近代科学方法先后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和北京故宫进行了调查。 C.把梁思成的调查和研究放在所处的30年代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的历史环境中来记叙,突出了其研究的意义。 D.梁思成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著作,成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E.文本记叙了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历,高度评价了其研究成果,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及执着精神。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3)文本是怎样评价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和其成果的?请简要分析。 (4)梁思成是怎样“执着为建筑”的?请谈谈你对这种执着精神的认识。","title_text":"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思成: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楼庆西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 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怀着激昂的爱国热诚,奋然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以北京故宫作为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政府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徽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理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②“他真的是一生执着为建筑。”杨鸿勋慨叹,“如果没有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那种源源不断的热爱,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走完一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思成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而自己国家的古建筑遗产却是满目苍凉,这激发了他研究中国建筑的爱国热诚。 B.梁思成运用首重证据,即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的近代科学方法先后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和北京故宫进行了调查。 C.把梁思成的调查和研究放在所处的30年代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难的历史环境中来记叙,突出了其研究的意义。 D.梁思成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著作,成为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E.文本记叙了梁思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历,高度评价了其研究成果,还表现了他的爱国思想及执着精神。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3)文本是怎样评价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和其成果的?请简要分析。 (4)梁思成是怎样“执着为建筑”的?请谈谈你对这种执着精神的认识。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EA(答E给3分。

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线索是时间。

好处:将梁思成去美国学建筑、回国研究中国建筑、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到被邀请到美国讲学的经历层次分明地展示出来了;行文流畅,使读者对梁思成的经历一目了然。

(3)①正面评价梁思成的研究成果。

如用两个“第一次”评价他编著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

用一个“第一次”评价他撰写的《中国建筑史》;②运用比较的手法,把梁思成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与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进行比较,突出他的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③他被邀请到美国讲学。

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从侧面烘托其研究成果的巨大影响。

(4)梁思成是这样“执着为建筑”的:①执着地刻苦好学,用“笨功夫”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②执着地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研究中国自己的建筑;③执着地对古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

绘图要严密;④执着地追求高水平的研究成粜,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

认识:执着是人成就事业必须具有的精神,具有执着的精神,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会有高远的追求,从而最终像梁思成那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辉煌的事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