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基础意思】“可歌可泣”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或感人至深的事件。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广泛应用于历史、文学、新闻等领域,用来赞美那些值得传颂和纪念的故事。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可歌可泣 |
拼音 | kě gē kě qì |
基本意思 |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令人感动,值得歌唱和流泪(“泣”指哭泣)。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感人故事、悲壮历史等。 |
近义词 | 可歌可颂、感人肺腑、惊天动地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毫无意义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由两个近义词组成) |
二、成语来源与出处
“可歌可泣”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为:“其事可书,其言可诵,其行可法,其功可歌,其德可泣。”后来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也多次出现,用以赞颂忠臣烈士、仁人志士的事迹。
三、使用示例
1. 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将士浴血奋战,他们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
2. 文学作品:
“小说中主人公为了救国而献身,情节感人至深,堪称可歌可泣。”
3. 现代语境:
“面对自然灾害,救援人员奋不顾身,他们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可歌可泣。”
四、使用注意点
- 该成语多用于正面评价,带有强烈的褒义色彩。
- 不宜用于描述平凡或负面事件,否则会显得不恰当。
- 在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合理搭配,避免生硬堆砌。
五、总结
“可歌可泣”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对某种伟大、悲壮或感人行为的尊重与敬仰。它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词汇,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